1 一路烟尘,把我们一行四十人从喧嚣的大都市带到了宁静僻远的武夷山境内。 在微雨朦胧的清新中醒来,昨日旅途的倦意早无了踪影,心情也变得如雨丝般的清澈。窗外是晨雾中隐约忽现的远山,那浓浓的绿意更撩动了我久蛰的激情。赶紧吃罢早饭,一车人朝那远山里开去。不出半点,眼旁已是绿意盎然的水色山光,车轮飞驰,山峰们好似舞动着衣袖迎接我们的到来。正当大家留连之际,车已在一山前停住,今日之行是游虎啸岩和一线天,此刻之所在即是虎啸岩了吧。 循着山间小路行了几许,一座巨岩陡然转入眼帘,仰首可见平整的岩壁上游人攒动,如同一条移动的曲线贴壁而动,蜿蜒而上,不见其首。随着人流登上凿入岩壁的窄小石梯,缓缓盘旋而行,脚下的人影愈来愈小,远处的山峰愈来愈明。一岩一山,一峰一景,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武夷山这片绿色之中,细雨织成帘幕,雾气翻腾如舞,各俱姿态的山峰们忽隐忽现,仿佛是在舞台上演绎着各自的传说。 及自峰顶,雨渐渐大起来,景色也渐渐模糊起来,游人们纷纷撑起了伞或是躲到了避雨的休憩处。无伞的我已无暇欣赏眼前的葱葱秀色,随着同伴又踏上了下山的小径,一路上浓郁的林木因了下雨散发出格外沁人的清香,穿林而落的雨珠不时滴到我的后领,钻入我的衣襟,更是说不出的快意。 待到午后雨霁,我们一行转道一线天。此处本名灵岩,因岩顶沟壑经水流常年侵蚀,整个岩体纵裂一罅,漏进一线青天,故而得名。岩壁之下,有洞入内,洞内羊肠小道供游人穿行,岩高约90米,缝宽近1米,窄处仅尺,洞中昏暗,仅头顶弯弯曲曲一线天,蔚为奇观。游山的人们排成长队,依次移步入洞内,置身队中的我借着岩顶射入的一缕光,只看见前前后后数不清的人影。队伍极其缓慢地移动着,大多时间只能是在夹缝中等待或是沿着突兀的岩壁仰望那一缕青天,不时有焦躁者的喊声和蝙蝠的惊叫声响起。压抑与无助伴着黑暗渐渐笼罩心头,而此时此刻,每个人都只能按自己的位置等下去,走下去,没有任何第二种选择,索性关闭了思维,任凭手脚忽高忽低地随着队伍隅隅而行。不到二百米的路程,竟走了一个多小时,到终于爬出洞口,能够自由地伸展胳膊腿时,才发现手脚衣裤尽是尘土泥泞。天空豁然开朗,心情如释重负,适才那种被自然无形束缚的感觉一下子散开,脚下的步伐也立刻轻松了许多。 归去的途中,仍是一路风景,车厢里较之来时却安静了许多。大多数人都靠在座椅上,收拾这一日游览的疲倦;我默默地望着窗外,倦意悄悄爬上眉头,而萦绕在心头的却是那洞中的一线青天。